博客年龄:18年5个月
访问:?
文章:3397篇

个人描述

邹蓝,江苏无锡人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78级校友,研究员/教授 。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信研究所、国家体改委研究人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代表处官员。.著有 巨人的跛足: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研究 1992年,北大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中国国情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经济安全与危机管理 2008,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China:New Horizons Basil Blackwell, Oxford and New York, 1986 co-author Les Relations economiques entre Chine et le Communaute Europeene et Leurs Evolution Documentation Francaise 1987 译作 科尔奈 走向自由经济之路 合译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约翰-斯坦贝克 斯坦贝克日记选 天津百花 1991 中译英译作 苗绣 双语版,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散文集 中国西部孤旅 2000,明镜出版社,繁体字版

桑株古道上的援华抗日

分类:阅读笔记
2013-07-02 10:22 阅读(?)评论(0)
 

桑株古道上的援华抗日    邹蓝

此文已刊7月1日出版的《经济导报》以纪念抗日战争7-7纪念日

http://www.jdonline.com.hk 

 

《国家记忆》给国人带回了许多有关滇缅战场的抗战记忆。滇缅战场曾是二战中被遗忘的战场。事实上,因为远征军和滇缅公路,国人中记得滇缅战场的人不在少数。90年代邓贤的作品,就已经把发生在滇西和滇缅战场的故事,做了深度的刻画。

而远在西昆仑与喀喇昆仑相连接处的抗日援华线路桑株古道,知道的人真是微乎其微。

我研究中国西部发展和对外开放问题,向来关注中国西部崇山峻岭中的对外通道。一次偶然的阅读中,我读到了新疆探险家王铁男的桑株古道考察记,由此知道抗战期间,相对于西南的滇缅公路,西北居然还有这样一条桑株古道。

桑株古道也被称为喀喇昆仑之路,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起,穿越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到达印度克什米尔的列城,是古时连接印度和中亚之间的桥梁。

     进入1940年代,因为日军侵袭我国怒江西岸,滇缅公路的国际补给线中断。到1942年,抗战进入艰难的战略僵持阶段。经印度到中国昆明的战略补给线中断,使得上万吨国际援华物资滞留在卡拉奇等印度港口(印度于1947年独立并分为印度和东巴西巴三部分)。另找通道将这些物资运回来是中国抗战的一个要务。1942年初夏,国民政府交通部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青年学子陆振轩。

到卡拉奇后,现有的道路都不顺。陆振轩在日记里写道,“我在港口焦急等待时,偶尔在英国人的一本书中,看到有这样的记载:从印度到新疆有两条路,北道由伊朗经哈萨克斯坦进入新疆;南道是一条驮马古道,由卡拉奇到列城,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就能到达新疆叶城。这个信息立刻鼓舞了我,我马上向大使馆问询。没想到,大使不知道有这条路。随即,我向交通部报告,提出了新的运输设想,并请求由我带队重新开辟这条古道。”   

得到批准后,陆振轩物色哈工大毕业的刘宗唐、上交大毕业的马家驹、昆明西南运输局工程师白生良、西北公路局技术员陆士井等人组成勘探队。陆振轩以交通部的名义与新疆督办盛世才取得联系,议定从印度斯里那加将货物运到列城,再由新疆方面到列城来接应。新疆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三地区筹集1000余峰骆驼马匹,招募180多名少数民族驮工。大多数是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备足粮草辎重后驮队即上路,总领队名叫木沙。

据《1943驮工日记》记载,1942年至1945年,这条从印度到新疆的国际运输线,使用驮马1500余匹,先后参加人数1300余人,人畜伤亡率约10%,运进汽车轮胎4444套,军用布匹782包,油袋588件,另有汽车零件和医疗器械等紧缺物资,可恢复800辆载重汽车的运力。其中一部分运进了关内,部分物资运给了驻扎在兰州的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

陆振轩在跋涉到我国国境时感慨万分,“为了寻求救国之出路,我到法国求学。选学了铁路交通。今天在这昆仑雪域之巅,我没有看到中国的边防军人出现,眼前只有木沙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新疆少数民族义民和我们一起同生共死。这次驮队拉运抗战物资,木沙他们呈现出了极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没有向我们要过工钱,也没有向我们提出过条件,一路上和我们患难与共,他们这种善良淳朴的爱国热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驮运结束后,当地的少数民族驮工各自回了家。一则当时的公文这样写到:途中死亡的马匹可以以马尾报账。人员的补偿在公文中没有说明。

当年和田、喀什、克州等地的少数民族驮工,直到1980年代才从调查这一史实的文史人员口中知道,几十年前自己参与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壮举。新疆电视台曾就此拍摄纪录片《昆仑日记》,还原了这段悲壮的历史。

汉族与新疆维吾尔族、科尔克孜族及塔吉克族群众,以自己的辛劳和血汗,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雪域高原做了重大贡献。这已经进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记忆。

 

 2013/5/9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