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1个月
访问:?
文章:3397篇

个人描述

邹蓝,江苏无锡人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78级校友,研究员/教授 。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信研究所、国家体改委研究人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代表处官员。.著有 巨人的跛足: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研究 1992年,北大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中国国情丛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经济安全与危机管理 2008,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China:New Horizons Basil Blackwell, Oxford and New York, 1986 co-author Les Relations economiques entre Chine et le Communaute Europeene et Leurs Evolution Documentation Francaise 1987 译作 科尔奈 走向自由经济之路 合译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约翰-斯坦贝克 斯坦贝克日记选 天津百花 1991 中译英译作 苗绣 双语版,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散文集 中国西部孤旅 2000,明镜出版社,繁体字版

高科技与充分就业

分类:经济评论
2013-08-01 17:43 阅读(?)评论(0)
 

高科技以及通往“充分就业”的漫漫长路

Robert J. Samuelson  华盛顿邮报 2013-7-15

邹蓝摘译

 

这文章读来,觉得倒对美国经济的今天和中国经济的明后天有些新角度的认识。言必称高新技术的发展,热衷高科技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口超级多的国家,高科技对于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如果不充分考虑,失去就业和连带的社会稳定出现大问题(如果要不出问题,就是财政预算中的社会福利开支剧增),那就本末倒置了。

对于中国,宁可要半高科技前提下的较充分就业(不排除少数领先企业和先导领域采用高科技来对其他产业产生滴水效应trickle down),也不能要高科技下的高失业率。还不用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过程中,是否适应高科技的产业,都是巨大问题。

摘译如下。

这是一种悲观的想法:我们可能永远,至少是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有“充分就业”,这就是说,失业率维持在4%到5.5%的区间。从开始复苏到现在已经四年整了,但是就业市场人数,依然比金融海啸前的最高点少220万人。这是二战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就是1981-1982年的大衰退过后,12个月之内就业就完全恢复了。经济学家在探索原因何在。而其中一个最近确认的因素很令人意外:高科技。

David Rotman在《麻省理工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中如此写道,麻省理工的学者预料到了如此惨淡的前景。这些强有力的新技术不仅被应用在制造业,文秘业和零售业而导致了就业的惨淡,还在一些专业领域如法律事务、金融服务、教育与医药行业替代了人手。根据这个理论,在生产率提升与就业增长之间,出现了一个缺口。如果这个缺口持续存在,那么这将会把经济史弄个乱七八糟。

技术进步照例是会有摧毁作用的。航空业和跨州高速公路网,使得铁路乘客数量剧减。1945年到1970年之间,城际火车的乘客数量下降90%。空调机的应用使得人口和工厂从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迁移到南部。20世纪初的超级市场营销形式作为更有效率的组织技术,替代了小杂货商。Mark Levinson在其著作《The Great A&P and the Struggle for Small Business in America》中如是说,食品卖得便宜对顾客有利,但是对千万个小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有害,因为他们需要卖得价格高一些才能活下去。

哈佛经济学家Lawrence Katz说,不过这些和别的其他技术创新,比如从蒸汽机到电机,并没有导致Brynjolfsson、 McAfee担心的那种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状况。有些工人丢掉了工作,对于这些人来说很不幸。不过总有“别的方面新出现的对劳动力的需求”,防止了总体的就业情况跳水。

这就是核心问题所在。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技术,通常新创造的就业需求比它们摧毁的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1,降低的产品价格有助于增加消费。如果杂货价格下降,顾客就会多买食品或者其他货物。电脑芯片价格下降,促成了大众消费电脑和移动手机以及PAD。2,更高的工资和利润,意味着工人、经理和股东都受益。购买力增加就会加大需求和提高生活水平。过去半个世纪里,制造业和农业的高生产率使得美国人在教育和卫生保健方面增加了许多开支。如果历史能重演,那么有关数码革命带来的担忧(如同以前对其他技术的担忧那样)就会消散。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历史会再现吗?

把数码技术看做是如今失业的主要原因还有点牵强。这次大衰退中870万人失业。大多数是非数码产业的,集中在建筑业,金融业,零售业和制造业。不过看来有点确认的是,如果萧条持续下去,那么企业肯定喜欢数码投资,能省开支和维持利润率。麦克非macfee就策划了仓储有机器人来管理,其中车辆由电脑驱动,阅读标签由机器翻译完成。数码革命的确阻碍就业增长。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